利用CRISPR-Cas13a和智能手机摄像头在30分钟内定量检测新冠病毒RNA
2020年12月6日讯/生物谷BIOON/---想象一下,用拭子擦拭你的鼻孔,然后将拭子放入一个设备中,15到30分钟后,你的手机上就会有一个读数,告诉你是否感染了导致COVID-19疾病的冠状病毒SARS-CoV-2。这一直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格拉斯通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的愿景。而如今,他们报告了一项科学突破,使他们更接近于实现这一愿
Science公布2020十大科学突破:新冠疫苗研发、CRISPR治愈疾病、AI预测蛋白结构等上榜
当地时间12月17日,在《Nature》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发现”后,《Science》杂志也紧随其后,按照惯例评选了本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其中,生命科学领域占得一半席位,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研发居于榜首。COVID-19疫苗带来希望之光2019年末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当全世界陷入恐慌之时,1月12日中国科学家向世界公布了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非转基因高油酸棉花新种质
11月1日,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遗传育种团队研究员柳展基和华中农业大学棉花遗传改良团队教授金双侠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首次报道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非转基因高油酸棉花新种质的研究结果,为改良棉籽油品质和高油酸棉花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该研究以棉花GhFAD2-1A/D基因为靶标,分别在其DUF3474和Fatty
Cell: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SerpinB9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参与调节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先前已有研究证明SerpinB9(Sb9)可以保护肿瘤细胞免受颗粒酶B(GrB)诱导的细胞凋亡,Sb9是GrB的生理抑制剂,GrB在被细胞毒性淋巴细胞递送到靶细胞后能引发细胞凋亡,但是这种保护作用还需要在体内研究中进行综合分析。11月25日,在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
CRISPR基因编辑在活体动物内成功治疗癌症,且永久有效
近年来,分子靶向抑制剂和免疫疗法极大地改善了癌症治疗,同时也降低了治疗毒性和不良反应。但目前多数抗癌药物都需要重复给药,不仅增加了治疗相关的毒性和成本,而且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大多数类型的癌症具有高复发率和耐药性,因此急需开发新的治疗方法。CRISPR-Cas9基因编辑具有永久破坏肿瘤存活基因的潜力,可以克服传统癌症疗法的重复剂量限制
靶向Sb9蛋白直接杀死肿瘤
2020年12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免疫疗法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格局,允许医生改变或增强患者的免疫反应,以更好地攻击恶性肿瘤。但有些称为“冷肿瘤(cold tumor)”的肿瘤并不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许多免疫疗法的基础,但对冷肿瘤的效果并不好。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关注一种称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9(Ser
开发出新型CRISPR标记技术或能提高利用干细胞培养出模式细胞的准确性!
2020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Master Regulators and Cofactors of Human Neuronal Cell Fate Specification Identified by CRISPR Gene Activation Screens”的研究报告中,
两部门开会 9家医疗机构迎医保飞检
11月29日上午,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郑州召开医保基金监管联合飞行检查启动会。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飞检对象的确定办法,是从郑州市医保基金结算量前30名的定点医疗机构中采取现场抽签方式,随机抽取了新郑市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等9家定点医疗机构作为飞检对象。然后交由国家飞检组根据数据筛查情况,讨论确定其中2家定点医疗机构作为国家飞检组实地检
2020年10月CRISPR/Cas最新研究进展
2020年10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 图片来自Thom
科学子刊发表首个CRISPR抗癌动物实验结果 生存率提高80%
利用CRISPR-Cas基因组编辑系统,现在可以对细胞中的基因进行精准地切割、修复甚至替换,这一技术已为治愈一系列罕见的遗传疾病开辟了新的可能。因发现CRISPR基因组编辑系统的两位科学家也在今年荣获诺贝尔奖化学奖。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突破。近日,《科学》旗下Science Advances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